平凉市律师行业党委“四个三”齐联动 全方位共发力推动党建工作实现新发展
近年来,平凉市律师行业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党建统领、业务跟进、服务为民”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党对律师工作的领导,持续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全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全市律师工作高质量发展。
凝心聚力铸魂,“三个坚持”把牢正确发展方向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铸忠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司法部党组向广大律师提出“五点希望”和省委书记胡昌升、省长任振鹤致信要求,筑牢广大律师忠诚履职思想基础。加强行业党委对律师协会的领导,推动市律协、监事会向行业党委工作述职制度化常态化。二是坚持思想教育明立场。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在全市律师行业先后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教育引导广大律师更加自觉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凝心铸魂,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三是坚持充电赋能强素质。各党支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持续开展党员律师教育培训,推动党员队伍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不断提高。先后赴界石铺、会宁红军长征纪念馆和吴焕先烈士纪念馆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教育50余次。组织党支部书记赴兰州、天水、宝鸡等地参观学习兄弟市州党建等方面经验做法,不断凝聚起新时代平凉律师精气神。
理顺领导机制,“三个持续”全面加强组织建设
一是持续理顺组织关系。规范行业党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多次汇报衔接将律师行业党委党组织关系整建制调整至市委两新工委,受市司法局党组直接领导,将静宁县2个律所党支部调整至行业党委,理顺36名党员律师组织关系。召开全市律师党建工作会议,传导工作压力和工作责任。二是持续提升组织能力。确立“1234”党建工作思路,积极培育“法润平凉 律师护航”党建品牌,如期完成市律师行业党委换届选举,3名公职人员兼任行业党委班子成员,配备专职副书记。全面实现党支部班子成员与决策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有力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持续夯实组织基础。扎实推动“双培双带”工作机制,坚持把青年律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律师培养成业务骨干和老党员带新党员、党员带非党员的模式,促进党建与律所同发展共提升。近两年来,先后有16名青年律师加入党组织,38名优秀律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律师行业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断增强。
推进互融共促,“三个建设”推动律所健康发展
一是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引领律师事务所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品牌化建设,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提升律所文化软实力。通过举办全市“法援杯”律师论辩赛和公诉人与律师论辩赛、庆三八、七一等演讲比赛,有力提升了律师队伍的社会影响力。二是加强党建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律所党组织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巩固提升2个省级律师行业标准化示范党支部成果,培育建成陇正、律杰2个市级律师行业标准化示范党支部,1名党员律师荣获“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三是加强律所规范化建设。将党建工作作为年检考核的硬指标,加强新设立律师事务所和新执业律师执业申请审核,完善实习律师管理制度。甘肃璞义律师事务所成为首个甘肃省级公共法律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阿阳、璞义、泾水清等3家律师事务所被省律师协会评为省级规范化律师事务所。
强化作用发挥,“三全举措”助推法治平凉建设
一是全方位搭建服务平台。组织214名律师成立九大重点产业链法律服务团队,行业党委带领牵头律所主动与各产业链办公室对接,审查修订合同168份,81名律师走访38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召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座谈会34次,发放宣传资料690份,助力中心工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全领域参与基层治理。大力推动律师调解试点工作,在市律协和部分律师事务所成立律师调解工作室13个,鼓励律师主动参与矛盾调解,引导律师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组织律师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开展法治宣传120场次,提供法律咨询1416人次。三是全程化参与法治建设。推动律师积极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荐优秀律师担任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行业党委向市委、市政府推荐法律顾问12名,市县两级党政机关选聘181名法律顾问,积极参与审查规范性文件,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提供法律建议,全面助推党委政府提升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