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劳动法业务的思考、建议和展望
甘肃正天合律师事务所 鞠天麟
执业证号:16201201910081099
手机号码:18153982665
关键词:劳动法业务 思考 建议 展望
2008年《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2015年中央印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201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十年。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劳动关系作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律师而言,如何做好劳动法业务,如何寻求劳资双方的最大公约数,做好劳方与资方的利益平衡,如何发挥律师作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此,笔者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六个认识:我对劳动法业务的思考
(一)劳动法业务是最为常见的法律业务
从案件类型上看,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在我国位居第二,仅次于婚姻案件。随着《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劳动者的维权意识逐渐提高,用人单位的劳动合规风险不断扩大,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劳动法业务已经成为律师日常工作中最为常见的法律业务。
(二)劳动法业务是最受关注的法律业务
从劳动者的角度,工资报酬、社保福利等劳动权益关乎其个人切身利益。从用人单位的角度,不管是公司企业,还是党政机关,甚至是个体工商户,都会涉及到人资管理,都可能遇到大大小小的劳动争议纠纷。有些大型企业对于几百万标的的经济纠纷未必高度关注,对于劳动案件却十分重视,原因就在于劳动案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并可能导致用人单位遭受巨大的法律风险和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劳动法业务是最受关注的法律业务。
(三)劳动法业务是比较复杂的法律业务
在立法层面,从国家的劳动法律法规、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各部委规章到各类地方性规定,涉及的条文数量庞大、分类复杂。在法律适用层面,不同地区的不同规定造成“同案不同判”是常见现象,同一地区的劳动仲裁和人民法院对适用劳动法律、处理个案时,也经常意见相左。实践中,劳动纠纷不计其数,涉及劳动合同纠纷、社会保险纠纷、福利待遇纠纷,各类问题都非常繁琐。律师要做好劳动法业务,不仅要求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还要掌握大量的案例和具体裁判规则。
(四)劳动法业务是亟待学习的法律业务
劳动法业务,对于法律人而言,存在先天不足。我国大学的法学教育课程设置,通常将劳动法仅仅作为一门选修课,劳动法在司法考试中的占比年均3至6分,导致该学科严重缺乏重视程度。而实践中,劳动法业务又是常见高发业务,客户关注度高,但很多律师能力储备不足,业务学习亟待提高。
对于简单的劳动诉讼案件,如追索劳动报酬、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边学边干尚可突击应付;对于复杂的劳动诉讼案件,如合法解除经济补偿金和违法解除赔偿金,一知半解很可能导致败诉结果;对于技术含量高的劳动非诉案件,如企业裁员、破产安置、离职谈判、社保入税等,优质客户虽有充足的支付能力,律师若自身技能不足,也只能看着业务白白流失。
(五)劳动法业务是不断成长的法律业务
劳动法业务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正在迅速从小众业务成长为主流业务。供给层面上,劳动法业务的发展程度,和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长,法律服务需求不断增加。需求层面上,劳动法业务的最大需求是外商投资企业,其次是国有企业,再次是民营企业,最后是广大劳动者。
从行业发展来看,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大型律所基本很少有劳动法律师,而现在劳动法团队成为了综合性大所的标配。业务领域逐步趋于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具体形态包括:法律顾问服务(综合服务模式)、劳动专项服务(如解雇高管、改制分流)、仲裁诉讼服务(常见服务模式)、劳动培训服务(劳动法业务的特色)、劳动中介服务(劳务派遣、劳务外包)。
(六)劳动法业务是有巨大市场的法律业务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高度保护,导致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企业90%会败诉,基本上只要劳动者一告就要赔钱。很多企业在用工风险方面基本上是零防范,这奠定了以劳动法业务作为法律服务的切入点。劳动法业务与企业息息相关,服务频率高,客户黏性好,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北上广的劳动法业务很发达,而甘肃本土的劳动法业务并未受到足够关注,涉及企业的中高端劳动法业务很少有人涉足。因此,应当放眼全国,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同时要立足本土,积极调整服务方向,重点针对用人单位,发掘优质客户,把握行业痛点,开拓中高端业务。
二、传统和创新:我对劳动法业务的建议
一般而言,传统的劳动法业务可以分为诉讼业务和非诉业务。对于诉讼业务,因劳动争议案件遵循“一裁两审”的处理路径,诉讼业务涵盖劳动仲裁、一审、二审这三个阶段。对于非诉业务,主要包括:劳动法律日常咨询业务、劳动法律文书相关业务、劳动法诉前谈判相关业务(如企业裁员离职谈判)、劳动法专项法律业务(如企业重组职工安置)和劳动法相关培训业务。
从内容来看,劳动法业务范围是比较广泛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劳动法业务内容较为基础,而低端业务入门相对简单,中高端业务的切入却很不容易,使得劳动法业务发展陷入瓶颈。在此背景下,除了继续做好传统的劳动法业务,做好每一个劳动争议案件,还应深耕细作劳动法非诉业务,创新拓展劳动法业务领域。
(二)劳动法业务的创新
1、细分客户类型和行业类别
劳动法业务是围绕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而展开的,因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情况的不同,劳动法业务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劳动法业务需要充分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更需要进一步细分客户类型和行业类别。例如大型央企、国企支付能力最强,往往有劳动专项法律事务和劳动人资培训的需求;而中小民营企业数量庞大,是劳动争议发生的高发区,有大量劳动争议代理的需求。
实际上,不同类型或行业的企业,如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传统制造类行业、高科技行业,又如上市企业、大型国企、中小微民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劳动法问题不同,各有特点。如果能有针对性地提供法律服务,会更加得心应手,也更容易获得客户信任。劳动法业务要与行业特点融合,满足客户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劳动法业务,如薪酬福利、竞业限制、女工保护、解雇管理、派遣外包、灵活用工、裁员安置、假期管理、工伤管理、集体协商、民主管理等。
2、深入挖掘劳动合规业务
强化商业合规,实现依法治企,已成为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大型企业对此尤为重视。劳动合规是商业合规的重要内容,全程贯穿企业的经营管理,具体包括:合规制度建立、合规管理、合规培训、合规调查、违规处理与处罚、争议解决等一系列劳动法律服务,业务市场广阔。目前,律师参与劳动合规业务的并不多,更多在劳动争议解决阶段参与。我认为,劳动合规业务的拓展潜力很大,应当深入挖掘。实际上,对于企业而言,如果律师能在合规制度建立、执行阶段深入参与,将极大有利于合规案件涉及的劳动争议解决。
目前,笔者正在为一家大型集团公司提供劳动专项法律服务,从劳动建章立制、建立健全企业内规体系,到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层面,包括:(1)起草、审核、制订劳动合同、竞业禁止协议、培训协议及保密协议等各项必要的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文本。(2)起草、审核、制订员工手册和内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考勤、请假、绩效、保密等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3)将劳动合规贯穿于“入职-在职-离职”全流程,对新进员工劳动合同、在岗员工续订合同、离职员工解除合同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规范管理。(4)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完善用工机制,对已发生的劳动争议分析其发生原因,归纳出预防办法及法律对策,最大限度降低同类纠纷的发生。(5)对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劳动法业务培训,包括:最新劳动法律法规解读、劳动合同签订技巧、用工模式及风险防控等,掌握劳动人事管理中所必须掌握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巧。
3、提供跨领域“劳动法+”业务
劳动法业务发展中,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把劳动法作为基础,通过加强不同法律专业的融合、不同业务团队的协作,提供跨领域专业化的“劳动法+”业务,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不断拓展新的业务类型。
关于“劳动法+”的业务范畴,包括但不限于:(1)“劳动法+民法”业务,如建筑企业用工劳动争议涉及的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2)“劳动法+公司法”业务,如通过股权激励设计为企业留住员工;(3)“劳动法+税法”业务,如社保入税对企业人资管理的应对;(4)“劳动法+知识产权法”业务,如通过竞业限制协议保护商业保密;(4)“劳动法+刑法”业务,如防范和惩治员工侵权行为、职务犯罪、高管犯罪。
三、未来蓝海:我对劳动法业务的展望
据笔者了解,劳动法业务在北上广等发达地区,从低端业务升级为中高端业务,主要有两种路径模式。
第一种路径模式:规模大所建立劳动法团队,兵强马壮,人才济济,在其整个所的高端业务中补齐了劳动人事这一战略拼图。仅以大所的品牌力,不论是服务的客户群体,还是收费标准,均获得了较好的利润回报。
以北京大成所劳动法团队编制的大数据报告为例,内部由多位律师执笔,外部由专业公司提供数据支持,同一份劳动法大数据报告,分别有中、英、日、法四个版本。
第二种路径模式:精品小所深耕细作,专注劳动法业务,对客户形成专业个性服务,在诉讼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非诉业务,例如劳动人事培训、法务内部培训、互联网企业股权激励等,也在业界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和效益,如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天津洪文律师事务所、北京极光律师事务所等。
反观甘肃法律服务市场,尽管一些律所和律师承办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大,但对于劳动法业务领域,省会兰州乃至甘肃全省至今仍没有以上两种路径模式的有效探索。传统观念认为,由于劳动法业务收费低廉、知识体系庞杂、处理程序繁琐等原因,律师劳动法业务属于低端业务,很多新律师无兴趣学习,绝大多数老律师更是一提劳动法就头疼。笔者观点则恰恰相反,劳动法业务大有潜力,新律师大有可为。实际上,劳动法等大众法律服务市场是新律师最后一块蛋糕,也是最大的一块蛋糕。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的转型改制以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也在逐年增多。随着劳动者法律维权的意识不断增强,用人单位劳动合规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对于甘肃本土律师而言,劳动法业务将会成为未来蓝海。
笔者怀着对劳动法的情怀和热爱,将坚持不懈精进专业,努力成为一名专家型律师。愿与各位同仁一起努力,共同合作,开发劳动法市场,打造劳动法产品,共创美好未来!